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1:36    次浏览
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马上又要来了,“双11”历来是马云爸爸的狂欢节,广大网民的剁手节。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,马云爸爸放了新招,首次推出天猫双11的VR会场——Buy+频道。 戴上VR眼镜盒子,只需要移动视线就可以完成从逛店到支付的全过程,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,整个流程最快15秒就可以完成,犹豫的机会变少,掏钱的速度又变快了,心疼钱包君。Buy+此次携手天猫国际精心挑选的一大批大牌商家,足不出户就可以逛美国的Macy’s、Target、Costco,日本的松本清、秋叶原动漫店Tokyo Otaku Mode,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药房Chemist Warehouse、健康食品Freedom Foods等。如此看来,以后不必再纠结剁左手还是右手,而是该纠结要不要自戳双目了。随着“双11”的临近,VR购物最近大热。阿里巴巴从3月宣布了VR战略,组建VR实验室,到7月份举办淘宝造物节,“Buy+”计划首秀,10月份蚂蚁金服公布VR支付产品VR Pay,补充了虚拟购物的支付环节,阿里的败家计划终于将在11月落地。不止阿里,京东也在9月份公布了其在VR/AR上的具体战略规划,并展示了VR购物应用“VR购物星系”,以3C、家电產品进行展示,使用者可以360度全方位查看商品,包括產品内部结构、功能特性等。 此前极AR在《亚马逊VR商城即将上线,VR购物真的能引领新一轮的“败家”狂欢?》一文中曾对VR购物的好处以及VR购物目前还面临的“坑”进行过分析。“沉浸式体验”、“100%还原真实购物场景”在产品展示方面的确有互联网购物无法比拟的优势,但是目前来说,除了能够实现充满临场感的“逛”的乐趣之外,从模型库里挑选商品只能够全面欣赏外观,对于商品的尺寸和材质我们还是无法获取。例如,要买一件外套,在VR中虽然看到了真实的商场和商品,但是看得见摸不到,更无法看到试穿效果。另外,逛街可不是两三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,连续几个小时戴着体验效果不佳的手机盒子买买买,逛街“逛晕了”是一种怎样的尴尬?VR购物有诸如此类的缺陷,那么一同被挂在嘴边的AR的概念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?Magic Leap在淘宝造物节上展示的AR购物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AR与购物结合的简单认知。日前,京东曾表示,计划联合第三方推出AR家装产品,通过AR购物应用,用户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下“看到”虚拟物品,例如沙发的摆放位置,墙纸的颜色等等,通过AR技术来明确物品与空间的关系,提供更好的尺度鉴别。其实早在5月份,国内主打C2M(顾客对工厂)模式的电商“必要商城”就上线了类似的AR购物体验,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将虚拟商品叠加进现实世界,虽然只涉及家具和灯具品类,但也为AR电商展示了一个应用的方向。 国外方面,最近美国硅谷的Apollo Box也瞄准了AR电商的市场。他们推出一款APP,支持AR的商品页面跟普通电商APP一样包含基本产品信息。打开AR功能后,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功能将查看的商品叠加在现实环境中,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手机多角度观察商品细节,并且与商品进行交互,例如查看功能、更改颜色等,鞋类和配饰还可以直接放到身上搭配,还可以拍摄分享。从VR和AR的特性来看,二者承担的功能方向是不同的。VR是给用户创造逼真的场景,让消费者足不出户游遍各地,提供的是一种逛街的体验。AR则让商品走到自己身边来,切身体验商品的形状、大小、是否适合购买。因此,AR解决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判断和购买行为转化的问题。根据京东与IDG共同发布的VR/AR市场分析报告,目前VR头显设备单季度销量超过百万台,其中手机盒子在数量上引领市场。VR的普及虽然还有待时日,但是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。像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巨头虽然也在AR方面进行了布局,但是却选择率先从VR电商落地。反观当前的AR电商,虽然用手机就可以搞定,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AR还相差很远,AR技术不管是在硬件还是应用方面目前都还很初级,在电商领域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互联网购物发展之初,我们就产生了许多困扰,当时的想法是:“我要买,但是只看图片不知道质量,所以犹豫要不要买。”简言之,理想中的购物行为真正需要的是将线上和线下购物体验相结合,既有便捷的购物过程,又有对产品特性和品质的确信。这些无疑要靠下一代计算平台VR/AR来解决。不管是VR购物还是AR购物,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成熟,都能够让消费者和商家从中受益。原文链接:极AR 本文系极AR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从VR到AR,行业资讯、产品测评、应用体验、深度点评,让「极AR」告诉你什么才是未来!